建议收藏!国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写作攻略(3)
2024-09-03 来自: 长沙东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92
本章我们来聊一聊国自然热点。今年的国自然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说是达到了前 所 未 有的水平,评审也是日益严苛,其中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!小编给大家盘点了今年的热点选题,来看看有你的方向吗?
线粒体自噬的 Ub 依赖途径 (PINK1/Parkin 通路最为常见) 和 Ub 非依赖性途径[1]
[1] Lu Y, et al. Cellular mitophagy: Mechanism, roles in diseases and small molecule pharmacological regulation. Theranostics. 2023;13(2):736-766.
线粒体自噬 (Mitochondrial autophagy, mitophagy) 作为一种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,在活性氧 (ROS) 胁迫等应激作用下,会导致线粒体 DNA (Mitochondrial DNA, mtDNA) 突变逐渐累积,还会使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去极化损伤,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。严峻的生存形势下,线粒体只好 “大开杀戒”,为了维持线粒体和细胞稳态,防止受损线粒体损伤细胞,细胞通过选择性地包裹和降解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障碍的线粒体--即线粒体自噬。
线粒体自噬发生障碍可触发多种疾病,如:阿尔茨海默氏症,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,心肌肥厚、心律失常、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疾病。
1.泛素依赖性途径
依赖于线粒体表面蛋白的广泛泛素化来促进线粒体自噬。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便是 PINK1/Parkin 通路。此外,还有非 Parkin 依赖性的泛素依赖性通路,PINK1 还可以通过泛素磷酸化直接招募自噬受体蛋白 (如 NIX、BNIP3 和 FUNDC1) 到线粒体,受体蛋白募集 LC3,这使得自噬体能够吞噬线粒体。
2.非泛素依赖性途径
线粒体外膜 (OMM)上有许多包含 LC3 相互作用区 (LIR) 区域的蛋白,它们是自噬的受体。它们可以不经泛素化直接与 LC3 结合,从而启动线粒体自噬 。
这些受体主要包括 Nip3 样蛋白 X (Nip3-like protein X, NIX) 受体、bcl2 相互作用蛋白 3 (BCL2-interacting protein 3, BNIP3) 受体、FUN14 结构域包含 1 (FUN14 domain containing 1, FUNDC1) 受体。
3.检测方法
(1)线粒体形态观察 (透射电镜下线粒体受损情况)
(2) ROS 浓度测定线粒体内活性氧的积累
(3)自噬体与线粒体免疫荧光共定位
(4)线粒体自噬的相关追踪探针
(5) WB检测线粒体自噬标志物
(6)检测线粒体吞噬
铁死亡的核心分子机制和信号调控[2]
[2] Wei C, et al. Overactivated sonic hedgehog signaling aggravates intrauterine adhesion via inhibiting autophagy i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 .Cell Death Dis. 2020;11(9):755.
铁死亡可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发生,外源性或转运蛋白依赖性途径(例如,半胱氨酸或谷氨酰胺摄取减少,铁摄取增加)和内在或酶调节途径(例如,抑制 GPX4)。
铁死亡是一种依赖于铁离子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,是由于多种因素(如药物或基因因素)造成代谢过程的改变和过氧化脂质的积累,使细胞膜结构受损而引起。铁死亡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程序性死亡的特殊细胞形态学特征,例如线粒体变小,线粒体膜密度增高,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,线粒体外膜破裂。
铁死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、癌变、中风、脑出血、创伤性脑损伤、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有关。
检测方法
(1)细胞活性检测 铁死亡会导致细胞死亡 。
(2)线粒体形态观察细胞发生铁死亡时,细胞内线粒体收缩变小、线粒体膜破裂并伴随着膜密度增高;线粒体膜电位(MMP) 降低。
(3)试剂盒检测细胞或组织内MDA或4-HNE含量,其含量与铁死亡呈正相关。
(4)铁参数 细胞内游离铁的含量与细胞铁死亡呈正相关,可用普鲁士蓝染色等试剂盒检测。
(5)活性氧(ROS)通过荧光成像或流式细胞术使用荧光探针如羧基-DCFDA等检测。ROS的荧光强度与铁死亡呈正相关。
(6)q-PCR或WB检测 铁死亡中,GPX4、FIH1表达下调,COX2、ACSL4、PTGS2、NOX1等表达上调,通过q-PCR、WB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ACSL4、LPCAT3、TfR1、SLC7A11、GPX4、FTH1等。
(7)试剂盒检测细胞或组织内的GSH、 GSSG含量, GSH含量与铁死亡呈负相关,GSSG含量与铁死亡呈正相关。
衰老驱动因素和表型[3]
[3] Raffaella Di Micco, et al. Cellular senescence in ageing: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. Nat Rev Mol Cell Biol. 2021. 22(2):75-95.
细胞衰老是指永久性细胞周期停滞,响应内源性和外源性压力,包括端粒功能障碍、癌基因激活和持续性DNA损伤。伴随衰老的还有表型的变化,比如抗凋亡、抗增殖的分子表达增加,比如感应损伤的机制的激活等。
细胞衰老与年龄相关性疾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。
表 3. 细胞衰老特征、标志物及检测方法[4][5]
[4]Fafián-Labora JA, et al. Classical and Nonclassic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in Senescence and Ageing. Trends Cell Biol. 2020 Aug;30(8):628-639.
[5]Bulbiankova D,, et al. Hallmarks and Biomarkers of Skin Senescence: An Updated Review of Skin Senotherapeutics. Antioxidants (Basel). 2023 Feb 10;12(2):444.
检测方法
(1)SA-β-gal 试剂盒检测细胞衰老
(2) DNA 损伤相关标志物——γH2AX
(3) EdU检测增殖
(4)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(SASP)
(5) WB检测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53、 P21 、 P16
常见网站:
细胞系有无污染:https://www.cellosaurus.org/CVCL_0139
文献查找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
https://www.sci-hub.st/
https://www.geenmedical.com/
https://www.pubmed.pro/home
蛋白互作预测:https://cn.string-db.org/cgi/network
https://genemania.org/search
磷酸化位点预测:https://www.phosphosite.org/proteinAction.action?id=5799&showAllSites=true
转录因子预测:http://jaspar.genereg.net/
GEO数据集查找: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gds
在线TCGA基因表达和生存分析的工具:http://gepia.cancer-pku.cn/
http://gepia2.cancer-pku.cn/#survival